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市场信息
快速导航
市场信息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信息

一周要闻 | 天然气行业热点速览

来源:本站 最后更新:2022-06-28 19:12:55 作者:佚名 浏览:1107次

一分钟速览要点 

本周(2022.6.17-6.23)要闻如下:

国内要点

  1. 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2. 国内首个居民用电“碳普惠”应用上线

  3. 天津LNG接收站累计气化外输天然气突破300亿立方米

  4. 新奥股份85.5亿收购新奥舟山尘埃落定

  5. 佛燃能源与新天绿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6. 上海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国际要点

  1. 澳大利亚油气行业特许权使用费翻倍

  2. VGL与EnBW宣布签署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

  3. IEA警告:欧洲应为俄罗斯天然气进一步断供做准备

  4. 俄罗斯减少供应天然气,欧洲多国乱成一锅粥

  5. 乌克兰袭击俄罗斯天然气开采平台 遭对方巡航导弹反击

 

国内要闻 

1、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关键,以优化治理路径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完善法规标准,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方案》坚持突出协同增效、强化源头防控、优化技术路径、注重机制创新、鼓励先行先试的工作原则,提出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等工作目标。《方案》聚焦6个主要方面提出重要任务举措。一是加强源头防控,包括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内容。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围绕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建设等领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三是优化环境治理,推进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四是开展模式创新,在区域、城市、产业园区、企业层面组织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五是强化支撑保障,重点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完善法规标准,加强协同管理,强化经济政策,提升基础能力。六是加强组织实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国际合作、考核督察等要求。

2、国内首个居民用电

“碳普惠”应用上线

在平台界面一点,居民家庭用电每日减排量、累计减碳总值、减碳排名等信息一目了然……记者从南方电网获悉,由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和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联合打造的国内首个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应用,目前已在南网在线APP和95598小程序上线,深圳市民均可查询使用。

“碳普惠”应用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基于居民家庭用电减排量的方法学对家庭电量进行换算,得出居民家庭减排量。该应用将根据减排量给予用户不同等级的个性化标志勋章,并且能够对碳排量高的家庭量身推送低碳用能和科学用电小技巧,引导用户绿色低碳生活。

经过一定积累后,市民可利用这些减排量兑换公益权益,参与相关公益活动。预计到2023年,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将把得到授权的居民减排量在其交易平台上架,供高耗能社会团体或企业购买以抵消自身碳排放,居民可自由兑换礼品卡、地铁出行卡等礼品作为低碳生活的奖励。

据统计,深圳居民用电量约占深圳全社会用电量的16%,目前深圳家庭每天用电量基线范围是5至12千瓦时(分季节),家庭日均用电量8千瓦时、二氧化碳排放2.5千克。

3、天津LNG接收站累计气化外输

天然气突破300亿立方米

天津北方网讯,6月21日,“先锋”号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靠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以下简称: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1号泊位,成为该站自2018年2月投产以来接收的第400船。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也成为了国内完成这一成绩最快的LNG接收站。截至目前,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已累计接卸液化天然气超2670万吨,气化外输天然气突破300亿立方米,为华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位于天津经开区南港,是我国“十三五”重点工程项目。自投入运行以来,该站不断优化生产运行,科学安排船舶靠港,加强现场指挥,确保各个作业环节安全平稳有序,顺利实现渤海湾LNG船舶夜间离泊和国内首次“双船双泊位”同时在港接卸作业。特别是2021年采暖季期间,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累计气化外输天然气达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0%,同时创下单日气化外输4000万立方米的新纪录,为华北地区天然气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4、新奥股份85.5亿收购

新奥舟山尘埃落定

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奥股份”)收购案尘埃落定。

从新奥股份公告了解到,新奥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奥舟山”)90%股权。此次交易作价85.5亿元,交易完成后,新奥股份将通过全资子公司新奥天津间接持有新奥舟山上述90%股权。

新奥股份表示:“资产重组完成后舟山接收站将与公司的需求生态、资源生态、输储生态形成更为深度的协同效应,从供需匹配、资源结构、设施能力等多方面增加公司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选择权,实现最优策略组合,显著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交易完成后,新奥舟山将成为新奥股份打造天然气产业智能生态的重要支点,可进一步促进新奥股份天然气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截止2021年底,新奥舟山已接卸LNG351万吨,外输量335万吨。

5、佛燃能源与新天绿能签署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日,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佛燃能源和新天绿能将共同发掘和培育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市场,在天然气产业链,光伏和风电等清洁能源领域,以及工业节能减排、能源装备制造等能源服务产业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

6、上海出台氢能产业发展

中长期规划

6月20日,《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下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为打造集群效应,扩大氢能产业“朋友圈”,上海还将形成“南北两基地、东西三高地”的氢能产业空间布局,并打造“西氢东送”长江氢能走廊。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氢能源产业创新能力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将建成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培育5至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建成3至5家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平台。届时,上海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到2035 年,上海氢产业发展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引领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研发创新中心、关键核心装备与零部件制造检测中心, 建设海外氢能进口输运码头,布局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形成协同创新生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多元示范应用高地。

 

国际要闻

1、澳大利亚油气行业

特许权使用费翻倍

据天然气资讯6月21日消息称,未来5年,澳大利亚油气行业将向昆士兰州提供近60亿澳元的特许权使用费,昆士兰州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将为社区带来直接利益。

该行业的收入预计将从去年的27亿澳元增长到59亿澳元,比预期增长一倍多,这相当于每年为18万澳大利亚人提供医疗保健,或每年建造20所新小学。

澳大利亚石油生产协会昆士兰主管Matt paul表示,该州的预算显示,该州将继续受益于其对油气行业的投资和长期支持。 

2、VGL与EnBW宣布签署

液化天然气购销协议

6月22日,Venture Global LNG和EnBW宣布实施两项长期购销协议(SPA),每年从Venture Global的Plaquemines和CP2设施购买150万吨(1.5 MTPA)液化天然气(LNG),从2026年开始。根据该协议,EnBW将从Plaquemines LNG购买75万吨(0.75 MTPA),从CP2 LNG购买75万吨(0.75 MTPA),时限为20年。EnBW成为Venture Global的又一个欧洲客户。Venture Global已经宣布与PGNiG、BP、Shell、Repsol、Edison和GALP签订协议。

Venture Global LNG首席执行官Mike Sabel表示:"Venture Global很高兴欢迎EnBW成为我们Plaquemines和CP2 LNG设施的长期客户。这是第一个由德国公司签署的具有直接约束力的美国液化天然气长期承购协议,这是重要的一步,体现了德国能源组合的多样化战略。我们公司很荣幸能够成为德国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以具有竞争力的长期形式提供安全供应。"

EnBW首席运营官Georg Stamatelopoulos表示:"EnBW期待与Venture Global建立长期的液化天然气合作伙伴关系。近年来,我们逐步扩大了液化天然气方面的业务。液化天然气在我们供电和供热燃料的多样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为确保德国在当前能源转型阶段的天然气供应提供了新的来源,并构成了向绿色能源供应转变的桥梁。"

3、IEA警告:欧洲应为俄罗斯天然气

进一步断供做准备

当地时间6月22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2年全球能源投资报告。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能源投资将增长8%,但投资的增长不足以应对当前的能源与气候危机。当天,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表示,欧洲需要为能源危机做好准备,以防从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完全中断。

比罗尔称,随着俄乌冲突持续,欧洲可能完全失去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因此需要制定应急计划。欧洲各国应加紧储存天然气,并采取推迟关闭核电站和重启燃煤发电等措施应对潜在风险。

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大约40%的天然气供应依赖俄罗斯。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31日签署的总统令,4月1日起,俄罗斯向“不友好”国家和地区供应天然气时改用卢布结算。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先后宣布暂停向波兰、保加利亚、芬兰、荷兰等拖欠天然气款并拒绝卢布结算的欧洲国家供气。此外,因气体压缩机部件在加拿大检修时被扣,影响管道运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6月中旬缩减了通过“北溪-1”天然气管道对欧洲的供气量,降幅约60%。

4、俄罗斯减少供应天然气

欧洲多国乱成一锅粥

综合媒体6月20日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上周以机组维修为由,宣布大幅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其政治动机显而易见,德国、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纷纷采取因应措施。

据报道,德国经济部19日宣布,将限制使用天然气发电,改为采用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截至目前,柏林借增加挪威等国家天然气进口,降低俄罗斯天然气所占比重。德国称,让即将退役的燃煤电厂继续发电是痛苦的决定,但表示2030年让所有燃煤电厂走入历史的目标不变。

法国在面对天然气短缺的同时,还身陷国内要求绿能声浪高涨的困局。法国电力集团靠核电提供全国80%电力,但现有56个核反应堆有半数停摆或正在维修及补充燃料。早在今年1月,法国就已让仅存的两座燃煤电厂增加供电,以补足短缺的电力,而今俄罗斯减供天然气,法国势将进一步扩大对核电和煤电的依赖。

5、乌克兰袭击俄罗斯天然气开采平台

遭对方巡航导弹反击

6月22日,据俄罗斯红星电视台,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称,6月20日8点多钟,俄罗斯位于黑海西北海域的天然气开采平台遭到乌克兰反舰导弹和TB-2无人机的袭击。为回应乌军的挑衅,俄军使用“缟玛瑙”巡航导弹打击了敖德萨附近的什科尔内机场,摧毁了TB-2无人机的机库。此外,俄军还摧毁了库班岛上的乌军两个美制M777榴弹炮排。

推荐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