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市场信息
快速导航
市场信息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信息

液化天然气需求或将激增60%!“三桶油”应做好哪些准备?

来源:本站 最后更新:2025-05-13 10:24:37 作者:佚名 浏览:22次

近日,壳牌发布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预计到2040年全球LNG(液化天然气)需求将增长约60%,未来LNG供应的大幅增长将来自美国和卡塔尔

美国将巩固其作为全球最大LNG出口国的领先地位,到2030年,其LNG出口量可能达到1.8亿吨/年,占全球供应量的1/3,相当于日韩消费量总和的两倍,全球LNG能源版图正呈现着复杂图景。

壳牌预测:2040年全球LNG需求激增60%

壳牌发布的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显示,到2040年,LNG年需求量将达到6.3亿~7.18亿吨,这一数字高于去年的预测值——6.25亿~6.85亿吨。

壳牌LNG营销和贸易高级副总裁汤姆·萨默斯认为,LNG将继续成为首选燃料,因为其具备可靠、灵活且适应性强的优势。例如,在海洋领域,壳牌预计,随着LNG动力船舶订单量的增长,该市场的需求将在2030年前增至每年超过1600万吨,较之前的预测增长60%。

2024年,由于新增供应开发受限,全球LNG贸易量仅增长200万吨,为过去十年来的最低年增幅。预计到2030年,将有超过1.7亿吨的新LNG供应上市,有助于满足尤其是亚洲地区更为强劲的天然气需求。

《报告》同时表示,由于到2040年LNG的需求将增加,还需要更多的LNG投资来确保供应。

美国LNG政策频频变化

2023年,美国以9120万吨的出口量首次超越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登上全球LNG出口国榜首。这一成就源于页岩气革命带来的产量激增,以及欧洲对液化天然气的需求。美国LNG船横跨大西洋,填补了欧洲每年2600 万吨的天然气缺口,占其进口总量的46%。

然而,壳牌报告指出,美国的领先地位在2024年遭遇“寒流” —— 由于中东国家在长期供应合同中的主导地位,以及美国的出口限制政策,美国LNG出口增速放缓至十年来最低水平。

2024年1月,美国以“应对气候危机”为由,暂停向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发放新的LNG出口许可。这一举措引发行业震动:雪佛龙、埃克森美孚等巨头批评该政策 ,称其破坏能源转型努力;欧盟和日本则联名呼吁美国撤销禁令,担忧全球LNG供应链稳定性。壳牌测算,若政策持续,美国可能损失约9000万吨/年的潜在出口能力,相当于卡塔尔当前产能的 70%。

戏剧性的是,2025 年美国推翻禁令,能源部宣称将加速审批流程,同时保留对环境影响的审查。这种政策反复暴露了美国能源战略的内在矛盾:既要满足国内减排目标,又需维护能源出口带来的经济利益。

全球LNG能源版图正在重塑 

美国LNG的扩张正在重塑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壳牌预测,到2030年,美国和卡塔尔将合计控制全球60%的LNG供应。这一 “双雄格局” 对亚洲和欧洲产生深远影响。

在亚洲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2024年从美国进口量仅占5.4%。面对贸易摩擦,中国转向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采购,并与俄罗斯扩大管道气合作。2025年3月,澳大利亚伍德赛德能源与中国华润燃气签署15年LNG供应协议。印度则加速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到2030年将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升至15%。最近,阿拉斯加欲吸引亚洲投资者参与44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项目。

在欧洲,美国LNG成为欧洲能源安全的“生命线”,但高价进口也加剧了通胀压力。数据显示,2023 年欧洲进口美国LNG均价较俄管道气高出 40%。

美国LNG“霸主”角色也暗藏风险。壳牌警告,若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美国可能面临产能过剩。2024 年,全球LNG贸易量仅增长200万吨,增速创十年新低,而在建产能却高达1.7亿吨/年。此外,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正在削弱LNG的竞争力——韩国已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低于进口天然气。

站在2025年这一节点,全球LNG版图正处于变化之中。正如壳牌报告所警示的:“美国的LNG霸权,既是机遇,也是赌注。” 在全球能源博弈中,从没有绝对的赢家,只有动态平衡的智慧。

我国如何应对全球LNG市场变革?

全球LNG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传统供应国与新兴产区的博弈、技术迭代与地缘冲突的交织,对中国能源安全与经济转型构成多重挑战与机遇。

作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中国需在复杂变局中构建系统性战略框架,以应对供应风险、成本波动及持续降碳压力。中国作为需求增量主力,拓展多元化供应渠道能有效应对可能面临的溢价采购与能源断供。亚洲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亦对经济韧性造成影响。2022年价格峰值较前一年上涨156%,推高电力、化工等行业成本,显露出过度依赖现货市场的风险。尽管2023年价格中枢回落,但欧洲接收站扩建滞后、北极航道通航不确定性等因素仍将放大市场波动。

与此同时,新兴产区的崛起也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通过投资短周期供应源,中国可有效分散地缘风险。圭亚那、莫桑比克等新兴资源国通过FLNG(浮式液化技术)快速释放产能,也为中国打破传统供应限制提供了新范式。

对我国而言,构建“资源 - 技术 - 金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是一种发展选择。

在资源层面,入股圭亚那、莫桑比克等新兴项目意义重大。圭亚那近海斯塔布鲁克区块的多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开发,未来几年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预计大幅提升。莫桑比克4区项目首批开发的科洛尔浮式液化天然气项目已实现首船LNG发运,标志着世界级超深海浮式LNG项目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参与这些项目能够分散地缘风险,减少对传统供应渠道的依赖。

在技术层面,加快FLNG和碳中和技术的自主化十分关键。FLNG技术可实现海上天然气的就地液化,减少运输成本和风险;碳中和技术则有助于降低LNG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符合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趋势。在金融层面,探索人民币结算体系,能够减少汇率波动对我国LNG进口成本的影响,增强我国在全球LNG贸易中的话语权。

推荐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