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天然气市场迎来显著复苏,消费增速强势反弹。
世界天然气消费量达4.13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增速较上年大幅提升。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际气价回落、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以及北半球夏季极端高温推高制冷需求。
区域表现分化明显:
亚太地区成为增长引擎,消费量达9727亿立方米,增速高达4.5%。
中国和印度分别实现7.3%和13.0%的强劲增长,韩国在发电与工商业用气带动下同比增长5.7%。
北美消费量达1.1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美国发电用气是主要驱动力。
欧洲则结束三年负增长,消费量达4687亿立方米,同比上升1.4%,主要受工业用气回升推动,但经济疲软及可再生能源出力增加限制了气电需求扩张。
尽管市场需求回暖,上游投资却呈现收缩态势。
2024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为554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为2021年以来首次下滑。
俄罗斯-中亚、亚太、中东和美洲地区投资均不同程度减少,仅非洲和欧洲分别实现5.2%和3.4%的增长。
在此背景下,全球天然气产量仍达4.1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增速提升1.2个百分点。
俄罗斯以435亿立方米的增量领跑,增幅达7.1%;中东增长184亿立方米。
然而,资源接续压力加大,全年新发现气田94个,新增储量6702亿立方米,连续六年创历史新低,新增储量主要集中于巴西和英国。
天然气贸易恢复增长,贸易流向深度重构。全球贸易量达1.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
管道气贸易增长2.2%,占总量55.4%。LNG贸易量同比增长1.4%,美国出口量达1219亿立方米,占全球LNG贸易21.4%。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LNG出口重心明显东移,对亚洲出口同比增长37.2%,而对欧洲下降19.0%。
卡塔尔也呈现类似趋势。亚洲LNG进口量达40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1%,印度进口激增21.2%。
同期,欧洲LNG进口同比下降19.3%。全年新签LNG长协达7661万吨/年,亚洲占主导,达3040万吨/年,合同更多与布伦特油价挂钩,占比升至58.2%。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接收能力持续提升。
全球在役天然气管道达136.8万千米,美国、印度等国加快主干管网建设。
地下储气库总工作气量达4390亿立方米,美国储气库满库率81.7%,欧盟为95.2%。
全球LNG接收站新增接卸能力4368万吨/年,总能力达10.94亿吨/年,浮式终端占比14.5%。
但接收站平均利用率降至37.3%,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反映市场供应宽松。
供需宽松格局推动气价持续下行。TTF年均现货价为10.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下跌15.3%;东北亚LNG现货到岸均价11.8美元,同比下跌26.6%,与原油比价由1.1:1降至0.9:1。
美国HH气价年均2.19美元,下跌13.6%。船运费大幅回落,美至亚洲、欧洲航线分别下跌52.3%和71.6%,市场整体呈现低成本运行特征。
低碳转型持续推进,天然气定位进一步明确。气电作为能源过渡的关键支撑,获得多国政策认可。
美国在建气电装机翻倍至85吉瓦,英国、日本均强调气电在电力安全中的作用。亚洲多国加快“煤改气”进程。
CCUS技术在LNG项目中加速布局,氢能与天然气融合加快,德国、美国推动燃气电厂掺氢改造。
甲烷减排成为行业焦点,监测与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天然气正从传统能源向低碳能源体系关键组成部分演进。